凯发

咨询热线:025-14145219

首页 > 新闻动态

俄乌冲突要结束了?拉夫罗夫曝出猛料西方要求

发布时间: 2025-06-29 19:01

  

俄乌冲突要结束了?拉夫罗夫曝出猛料西方要求乌克兰无条件停火

  外交官宣称2025年将提供200万发炮弹中的80%,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已明确表示:特朗普政府

  拉夫罗夫在这边说着“基辅正在恳求停火”,泽连斯基却在北约峰会上奔走呼号。

  表面看,他获得英国防空导弹、荷兰无人机等军援承诺,但细心观察会发现实际支持力度大幅缩水。

  最明显的是美国的疏离。特朗普早在竞选时就多次质疑援乌必要性,上任后更直言“不能无限烧钱支持乌克兰”。

  6月25日海牙峰会期间,尽管安排与特朗普会面,但白宫官员提前降温:不会宣布新的援助计划。

  欧洲的无力感也在加深。德国总理默茨虽表态“俄罗斯只懂实力与言”,但其承诺的国防预算要到2029年才达标。

  法国总统马克龙虽谴责俄罗斯轰炸平民,却未提出突破性援助方案。泽连斯基要求切断俄军工供应链的呼吁,未获实质性响应。

  拉夫罗夫敢说“西方战略失败”,背后是战场数据的支撑。尽管乌克兰宣布6月24日单日毙伤俄军1200人,但俄军仍在库尔斯克、苏梅等地持续推进。

  奥地利军事专家赖斯纳的模型推演更触目惊心:俄军只需保持日均推进0.5公里的节奏,18个月内就能控制乌东90%工业区。这种“温水煮青蛙”式的蚕食,正逐步耗尽乌克兰的反攻潜力。

  装备消耗同样严峻。虽然乌克兰开发出射程500公里的“游隼”导弹威慑莫斯科,但俄军近期97架无人机的大规模空袭表明,其远程打击能力未受根本削弱。 而欧盟承诺的200万发炮弹,要到2025年才能交付80%,远水难解近渴。

  最直观的便是经济压力。欧盟冻结俄超3000亿欧元资产,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已警告:中东危机推高油价,欧洲承受不起切断俄能源的代价。

  德国计划将军费提至GDP的3.5%,但需到2029年实现,选民对增税抵触强烈。

  战略重心转移也很关键。美国深陷中东困局,特朗普刚宣布伊以停火就急于抽身;北约秘书长吕特承认,本次峰会“本应聚焦俄罗斯,现在只关注安抚特朗普”。

  当特朗普要求盟国将军费提至GDP的5%时,西班牙(2%)、加拿大(1.45%)等国根本无力达标,联盟内部分歧公开化。

  民意转向同样致命。持续三年的冲突推高欧洲通胀,民生问题挤压援乌空间。意大利冻结23亿欧元俄资产引发法律争议,民众质疑“为何牺牲我们生活水平”。 这种情绪使政客在支持乌克兰时更加谨慎。

  第一种西方大规模武装乌克兰,无视核威胁强硬反击,但概率不足5%;第二种是俄罗斯取得决定性胜利,概率约35%;第三种是乌克兰被迫作出重大领土让步,概率高达65%。

  其实,最现实的解决方案或是“冻土和解”。赫尔松、扎波罗热等地区被俄“合法化”,第聂伯河左岸划设永久非军事区。

  这与普京此前提出的“去军事化”目标部分吻合,也为乌克兰保留政治体面提供台阶。

  但变数仍然存在。6月25日,北约有五个国家成员宣布退出《渥太华公约》,将在俄边境部署地雷防线。

  芬俄边境更组建北约FLF作战旅,由英挪瑞三国派兵驻扎。这道新铁幕警示:即便停火,俄欧对抗也将长期化。

  拉夫罗夫的“猛料”与泽连斯基在北约峰会的孤独身影,两相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俄乌冲突确实可能很快就会结束。五月底六月初泽连斯基的行动只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。

  泽连斯基可以嘴硬但战场不会说谎。俄军日均0.5公里的推进虽慢,但也能慢慢完成对乌克兰的蚕食。

  当然,停火不等于和平,妥协不意味终结。但拉夫罗夫敢说“西方战略失败”的那一刻,西方国家或许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什么问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